网站首页 >> 人力资源 >> 企业文化 >> 文章内容

中国式内刊:撑起企业精神的支点

[日期:2014-07-15]   来源:证券时报网  作者:周凯莉   阅读:328[字体: ]

        继将电商提升为第六大主营业务并四处高薪挖人之后,万达集团再一次将“土财主式挖人”的手伸向了传媒界,最大的筹码依然是对于高薪酬的承诺。那么,他们想干什么?答案是,做内刊。

    曾几何时,企业内刊在普通公众眼里不过是不堪登上大雅之堂的一张薄纸、几篇烂文,可随着世事变迁,企业内刊已然成长为承载企业文化的外化载体,实现企业信息上通下达的沟通渠道,和树立企业品牌形象、实现软公关的舆论宣传阵地。
    就像一个支点,内刊正在努力撑起一家企业的精神世界。

    从无到有的中国特色路径
    事实上,相比于正式的出版物,企业内刊属于不拥有刊号的内部交流物,并不具备合法的媒介介质地位。但在国际上,企业内刊早已具备自己的科学价值认知体系,即公共关系学体系。在普遍的公共关系学教材中,企业的内部刊物均被归类于公共关系实务操作的文字传播运作。
    遗憾的是,在中国,企业内刊一直属于被忽略的阵地,很少有学者、或者专业人士沿着特定的理论思路对企业报刊的价值进行深入挖掘。当然,除此之外,企业内刊的发展,亦和中国经济发展的大势,及中国企业本身的业务成熟程度息息相关。
    较为突出的例子是,数十年来,在英国有一本发行量相当大的杂志《sky》,就是达美航空公司制作的企业内刊。而在中国,直到1992年,《万科周刊》在被誉为“改革开放的窗口”深圳创刊,才标志着国内业界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本企业内刊的诞生。当然,单从企业内刊的角度来考证,创办于1986年《四通人》或许算是最早的由民营企业创办的内刊,包括后来牟其中创办的《南德视界》也曾经引起过思想界的很大关注。
    《万科周刊》的发展路径颇具中国特色。许多年后,王石回想起他在上个世纪90年代初创办《万科周刊》的时候,一定不会想到这一妙手偶得的做法,如今已成为中国优秀的实业企业趋之若鹜的规定动作了。
    彼时,尽管已是深交所的第一批上市公司之一,但机会主义导向给当时万科的多元化战略埋下了危机四伏的引线,加上其分布在各大城市的业务相对分散,总部的精神往往传达不到基层一线,诸侯拥兵自重的现象常有发生。
    于是,《万科周刊》的前身《万科简报》应运而生,王石这一举措,如今看来,颇有些周朝天子以竹简向诸侯们传书训示的古风。《万科周刊》初始定位为“企业视角、人文情怀”,并找来了毕业于北京大学、中山大学的才子型编辑,将这一份单薄的小刊物办得个性斐然,很是活泼,很快就在社会上吸引了青年群体的青睐。
    有这样一个小故事,一对年轻人在深圳某公园约会,当时谁也没见过谁,约定的密码即是手里拿一本《万科周刊》。
    同时,万科在很早就开始向客户、潜在客户,甚至社区居民广泛赠阅《万科周刊》,这一举措,即使在今天,也称得上颇具胆色和创新力。通过《万科周刊》的广泛传播,万科的知名度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,企业内刊为其带来的影响力和美誉度,如果用定量维度来看,即便万科每年花上数千万的广告费,也未必能收到如此强大的品牌传播效果。
    优秀的业内人才、存在买房刚需的客户,往往通过《万科周刊》认识万科,从而认可其企业管理理念、物业服务水平,在万科从多元化向专业化转型的关键时期,《万科周刊》充当了万科与员工、客户之间的强大粘合剂。
    从行业发展的角度来看,《万科周刊》这一例子说明,企业内刊的功用价值和发展空间是极为强大的,若能以准确的视点去透析它、感悟它,并以正确的方法论予以指引,中国的企业内刊必然可走出中国式评价体系的误区,与国际化的公共关系价值体系接轨,成功地突变为中国特色的经营服务工具,并与企业的品牌经营融为一体,成为一面标志着企业品牌形象的猎猎战旗。

    后内刊时代的与时俱进
    不可否认的是,即便是企业内刊中的佼佼者《万科周刊》,其顺遂的发展路径也是得益于当时较为宽松的媒体竞争环境,如今的大多主流财经报刊在当时尚未创刊,给予了《万科周刊》获取广泛受众的良机。
    而如今,随着公开媒体的数量增多和水准提高,以互联网精神为核心的自媒体之蓬勃发展,作为中国企业界最为特殊的内刊——《万科周刊》的影响力和知名度皆有明日黄花之势。且在万科主动投奔华润集团之后,将主营业务更为清晰地聚焦在房地产之上,《万科周刊》似乎业已完成它在探讨新兴企业发展方面的先锋角色。
    由此而言,企业内刊追寻一条与时俱进的道路至为重要。作为企业文化当仁不让的最佳传播载体,将经过日积月累逐渐沉淀、成型的企业文化传播出去,企业内刊在除了固有的周期性、专业性问题外,必须寻求更好的表现形式。这样才能让一位对本企业完全不了解的外来客,也能通过对其内刊的阅读与研究,迅速了解企业的文化及发展变化的轨迹,从而快速了解这家公司。
    从目前来看,企业网站、社区、微博、微信等无疑是企业内刊的延伸载体。特别是在自媒体时代,微博、微信等社会化媒体对于企业形象的推进作用不可小觑。
    中国上市公司舆情中心认为,运用好官方微博、官方微信,对于企业处理危机事件,及营造长期形象,作用巨大,具体如下:其一对企业信息进行及时、有效发布;其二与目标消费者建立沟通、增进感情;其三还可用于前沿客服、业务拓展;其四可对危机进行有效监测、预警,以及协助危机公关。
    当然,无论是企业内刊,还是网站、社区、微博、微信,其肩负的巨大使命并不是一两个人可以完成的,还需要企业的多个部门进行横向协调、配合,而传统方式与新时代的传播力量之间也可以互相配合、互通有无,比如企业内刊具备一定的深度,但其从编辑到出版却需要一定的时间,而官方微博具备一定的时效性和互动性,却稍显浅薄、浮夸。此时,企业内刊和官方微博,一正一奇,只要配合得当,就能对企业文化传播起到1+1大于2的良好效果。
    总而言之,企业内刊绝不是企业文化的表象,它的价值实质是企业经营者借助文本的力量,按照企业理念去影响和协调企业内外的目标群体关系,以达到管理、经营等企业方法论上的完善。
    无论是雄风依然的《万科周刊》,还是正在“烧钱”的万达内刊,简单来说,中国式的企业内刊想要的,无非是在适合本企业的基础上,从企业视角向股东、客户、员工传达人文关怀,追寻专业化、市场化、差异化,并寻求行业内的理念认同,以成功走上生产、文化两手抓的现代企业发展路径。
相关评论
特别推荐
特别推荐